正定旅游景点大全,正定旅游景点大全排名

ysladmin 11 0

寻幽访古走正定,正定有哪些充满历史气息的景点?

 

悠长的前史为古城留下了瑰伟绚烂的文明遗产和独具特色的名胜古迹。古城散步,你能从青砖碧瓦间品尝出前史的沧桑,冷巷低回,你会在陈旧的店肆中感受到年月的余响。古城、古寺、古塔、古殿、古庙,谱就一曲慑人心魄的千年古韵。

  正定古城在1600年问一直是郡、州、路、府、县治所。其间,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设为北都。后汉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契丹主升为中京。在千年古城内,散布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是全国现存国保文物最多的县城。自汉代今后,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个朝代和时期的修建物都有,被誉为“我国古代修建博物馆”。

正定旅游景点大全,正定旅游景点大全排名-第1张图片-冬冬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正定古城墙,始自东晋十六国时期(公元352年)。初为土城,北周时期改为石砌城垣。据载,“自太行运石,驭民万人,三年乃成”。唐按镇治,筑石为门,垒土为墙,将石城扩为土城。明隆庆五年,改用砖石砌城,城池固定为24里。现在,仍保存有16里的古城墙。

  隆兴寺,当地人称大佛寺,因寺内有抬高21.3米的铜铸千手干眼观世音菩萨而得名。隆兴寺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初名龙藏寺。唐改龙兴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赐额“隆兴寺”,沿用至今。寺内有六处文物可谓全国之最。

正定是一座有着厚重前史沉淀的文明名城。东晋十六国时期慕容恪在这儿构筑了屯兵攻守的安泰垒,北魏道武帝移常山郡治至此。这以后1500年的开展进程中,正定一直是郡、州、路、府治地点地,也是河北中南部的政治、经济、文明中心。千余年的文明史,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控扼要冲的地理方位,给古城留下了很多的古修建,有城垣、衙署、寺庙、塔幢、宗祠、名人新居、儒学修建、牌坊等,年代直通千年,传承有序,故有“我国古代修建博物馆”之美誉。

正定旅游景点大全,正定旅游景点大全排名-第2张图片-冬冬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如此丰厚的正定古修建中,牌坊是其间一个重要类型。它虽属修建小品类,但其具有悠长的前史,是我国传统修建的象征性标识,在我国传统文明中占有一席之地。

  牌坊亦云牌楼。关于其来源时刻,现在有“追溯到春秋中叶”“来源于汉代”“始建于唐代”等多种说法[1],但趋于共同的观念以为,其发生与我国前期城市中呈现的里坊准则有关。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的根本组成单元,作为一种准则,曾经是我国汉代至唐代城市规划中几百年不变的安稳格式。即以横平竖直的路途将全城棋盘式切割为若干关闭的居住区,以坊墙围护,设坊门通行。里坊中假如有人做了表现“嘉德懿行”、对国家有含义的工作,政府就会加以赞誉,把表扬的榜文悬挂在坊门之上,以示“榜其邻居”。宋代里坊制逐渐崩溃,坊墙被撤除,坊门自成一体,成为切割城市的独立存在的标志性修建。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融旌表、留念、标志、装修于一体的修建方式。明清时期开展到鼎盛,在街巷、官署、书院、寺庙、宫苑、宅第、商肆、坟墓均有缔造。通过绵长的前史演进进程,牌坊的品种、结构从前期的单一、简略逐渐开展到晚期的品种繁复、结构杂乱、装修漂亮,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道景色。

  正定作为古代河朔区域的文明重镇,城市建设天然代表这一地域的文明特征。牌坊这一集修建与社会功能为一体的装修修建,明清时期曾遍及古城。如今谈及正定传统修建,人们往往用撒播甚广的“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这句俗话来归纳,足见往昔正定古牌坊在城市景象中的效果和在大众心中难以舍弃的情怀。其实正定古牌坊远不止24座,据不完全统计,正定前史上所建牌坊多达100余座[2],有达官名宦坊、科第功名坊、贞女节妇坊、寺庙宫观坊、衙署坊、学府坊、街巷坊等。但随着年月的丢失,这些古牌坊简直消失殆尽,存世者仅有明万历十九年(1591)为时任巡抚山西宣府通议大夫、右副督御史的许守谦及其祖许瓒、父许金而立的“三世中丞”石牌坊和民国九年为国务总理王士珍嗣母刘太夫人和生母丁太夫人所立的节孝石坊。所幸的是,有些失存的正定古牌坊尚可寻找到其旧影,从中可管窥正定前史上牌坊文明之一斑。

正定旅游景点大全,正定旅游景点大全排名-第3张图片-冬冬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尽管牌坊和牌楼二者称谓往往能够通用,但是在开始是有差异的。梁思成在《店面简说》中记:“牌坊较牌楼简略,虽亦四柱冲天,但柱间只要绦环华版,上面没有斗拱楼檐隐瞒。”[3]本文标题虽总称为牌坊,但涉及到详细什物,若史猜中称牌楼,则尊重其本来称谓。

  古常山郡牌坊 古常山郡牌坊,立于正定城内府前街南口。“常山”之名始见于《战国策》卷29《燕一》“献常山之尾五城”之记载[4]。汉文帝元年(前179),因避文帝刘恒名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赵云为“常山真定人也”[5];唐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常山郡太守颜杲卿勇敢报国之烈举为世人称誉;元代纳新《河朔访古记》中记载正定部分时,尽管其时的正定已称真定路,但其仍然标示正定区域为“常山郡”[6]。可见汉代之后千余年间,正定不管郡、州、府、路治怎么改换、替换,常山郡则一直是这儿盛行的最具标志性的称谓。正定古城建立“古常山郡”牌坊,不只充沛显现其标志性,一起也具留念含义。

  为什么这座标识古常山郡的牌坊要建在这儿呢?由于牌坊所立大街北端今正定县政府及稍南一带,自唐至清的一千多年间,一直是当地最高封建统治权利组织——衙署地点地。从敦煌岩画《五台山图》中所绘“河北道镇州”一图看,在城中心略偏西北方位绘有一座殿堂式修建,且地上满铺花砖,我国闻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在《敦煌莫高窟中的“五台山图”》一文中以为,此应是唐代的镇州衙署[7]。1994年,正定县政府工作楼前地下三米处发现10余块模印莲纹方砖,似可进一步证明宿白先生的揣度。一起,从唐、五代历任节度使纪功碑所立方位亦可推知衙署方位地点。宋朝名相晏殊所著《类要》云:“李宝臣纪功二碑,一在真定府治东三十步,即今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也;一在府治西一十步,大历三年立。”又云:“王武俊碑去真定府治东门二十步。”[8]别的,五代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的德政残碑也于2000年6月出土于府前街西侧,与李宝臣纪功碑约相平行方位。可见,唐、五代时期成德军节度使纪功碑所立之处应为其时衙署大门两边最显要的方位。再据北宋吕颐浩“府治后有潭园”[9]及欧阳修“北园数亩官墙下”[10]之记,以及今正定县政府处屡次出土金代官印,其间一方背款尚刻“兴定四年八月”“恒山公府造”[11],阐明今正定县政府处为宋金时期府衙地点地。据明万历《真定县志》城区图所示和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正定府志》所记,今正定县政府地点地即元代真定路旧署,元末遭干戈,明洪武十年(1377)复之,清代屡有增修。今府前街南口方位,正好直冲府衙大门。在此建立古常山郡坊,不只是引导进入府衙的标志,也增加了府衙的威严。

标签: 正定旅游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