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天气预报,永城天气预报15天

ysladmin 13 0

你们去过河南哪个地方?感觉哪个市最好玩?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

今年大年初二开始了自驾游河南,第一站选择打卡开封市。

行程820公里到达开封已是晚上七点了,找了个旅店安顿好一切后,因为有些饿了,就去了这里的一个美食城。

永城天气预报,永城天气预报15天-第1张图片-冬冬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小宋城

在外面看它像一个大的城堡,由于没有想到天气很不友好,外面很凉,风也比较大。进到这里第一感觉好暖和呀。这里主要经营开封特色小吃及全国各地风味,营业区内以木质仿古建筑为主,回廊流水,亭台楼阁及戏台上传出的传统戏曲声,还有房顶喷绘的蓝天白云,再加上周围小吃摊贩身上的古装,仿佛把我带回了质朴的北宋时代。

在这里美美的吃了很多的小吃,对于我家那位爱吃特色美食的小主来说,甭提都开心了。边吃边说,这里不仅有好吃的,还很暖和,我喜欢。看着她那开心的样子,我这一天开车的疲惫都觉得值了。大概快晚上9点了,我们才离开。河南的第一站游玩就这样愉快的结束了,准备明天去下一个景区。

永城天气预报,永城天气预报15天-第2张图片-冬冬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明上河园

首先不得不说的还是天气,依然还是很凉,风也不小。让游玩增添了许多不便,手冻的拿相机都发抖了,我们乘坐的是34路公交来的,大约早上9点就到了,园内游客比较多,游客中心拿了一份旅游路线图,参考着游玩吧,不然会走乱了的。

清明上河园是按照1:1的比例把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复原再现,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为题材,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的公园。

永城天气预报,永城天气预报15天-第3张图片-冬冬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主要景点:拂云阁、趣园、官驿、牌坊、张择端纪念馆、主题广场、东京码头、情系东京、东大门汴等。

最有意思的是这里有现场真人演出按照时间表去看就好,只不过人太多都没怎么看好,有些遗憾呀。

这里我感觉还是天气暖和的时候来比较好,要不真可惜这里的美景了。(冻的没心情)

去河南旅游需要注意什么?

感谢邀请,我是地道的河南人,走过很多地方,就来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吧。

第一,在河南旅游记得多带钱。这个没有其它的意思,只因为河南有很多旅游景点,就说几个开封、洛阳、郑州的吧。开封有清明上河园、万岁山、天波杨府、龙亭公园、包公祠,还有鼓楼夜市,地下商业街等等;洛阳有白云山、老君山、天子驾六、龙门石窟、王城公园、中国牡丹园等;郑州有园博园、少林寺、方特欢乐园等等。

第二,来河南旅游前不要吃得太饱。河南的美食很多,像揽锅菜、胡辣汤、饸络面、洛阳八大汤、开封灌汤包、道口烧鸡、河南烩面、新野板面、花生糕、马头牛肉、试量狗肉、鸡蛋不翻等等,我的现居地也有很多名产,双汇火腿肠、卫龙辣条、三剑客牛奶等等,河南作为产粮大省,来这里不吃够地道的河南美食也算是白来了。

第三,来河南旅游要注意多留点时间。河南作为历史文化强省,西部山地东部平原,所以在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上非常丰富,很多地方都值得一去。像平顶山的尧山、洛阳的龙门石窟、南阳的恐龙遗迹园、郑州的少林寺、开封景区系列、新乡万仙山、信阳鸡公山、驻马店嵖岈山、永城芒砀山等等都值得一去。

总之,在河南旅游要吃好喝好住好,玩的开心,游的尽兴就需要多点时间多点钱多吃饭,欢迎来河南旅游。

郑州为什么叫郑州呢?

郑的名源始于周公,应归功周公和君陈。东周天子一落千丈归咎郑庄公,宝贵时间就不想浪费在这个逆臣身上。据《历史常识地理篇》简介:郑州北边原是管叔鲜的封国旧都,其时称东里。周公执政时,以管叔为首的三监及诸弟疑周公不甘心还政成王,出现矛盾并升级为内讧。

周公在成公(君陈)和季叔等昆弟的辅助下,争取了太保召公手中的太子(成王),有了充份准备之后就进行平乱,一举获得全胜。郑州至荥阳当时称为成皋,为成公宗兵驻地,周公下野二年住在成皋,在成公的保护下才能秘密进行平乱前的准备工作。平乱包括灭武庚,遂之东征,完毕之后还政成王,大权仍在周公手里。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及流言诽语,以成王名义封鲁、成、卫等侯国,由该侯的长子代父前往其国,该侯及其次子留朝辅政,设三公,故有周公氏、成公氏、召公氏,以白马城为宗兵大本营(在白马寺东三里),置三处要地驻军以防不测,为奠、祭、巩,连词就是:为巩固周朝而奠基,作京都必祭先王,以永作周家王朝己业。

驻守者皆周公心腹,祭氏即訾氏乃周公子孙,构建了成周。成、戍古文同字,指周族宗兵卫戍,卫戍元首称成公。周天子失势,其大臣就以旧名奠邑据为己有,奠邑合一为鄭,巩邑和祭邑仍旧沿用原名至今。诸邑为成周组成部分,乃周公成王围绕洛京设立的。郑国三公只是坐享其成,其邑扩建当然是后之郑国君侯。参见旧地图册及《史记》《东周列国志》《百家姓郑氏游氏》等。

郑州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属荥阳或中牟县管辖。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不久统一了天下,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隋文帝对地方建制进行了改革,将北朝以来实行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二级制。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隋政府将北周时的荥州改名为郑州,州治成皋(今郑州荥阳汜水镇),下辖荥阳、成皋、密、内牟(即中牟,因避讳隋文帝杨坚父亲杨忠之名,将中牟县改为内牟县)、苑陵(今新郑东北)等县。从此,郑州一名开始用于今郑州地区。

隋朝为什么改荥州为郑州,这与郑国有关。西周末年,周宣王把弟弟姬友封于郑国,地理位置在今天的陕西省华县一带。西周灭亡后,郑桓公的儿子郑武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另一方面将郑国也迁到如今的荥阳、新郑、密县一带(郑国将都城从陕西华县迁到新郑的时间为公元前769年),后代人为了区别西周时期陕西省华县的旧郑国,便将春秋战国时期郑国东迁后的国都称为新郑。新郑作为郑国的国都,存在了390多年。

公元前375年,韩国灭掉郑国,将韩国的都城从阳翟迁到郑(新郑)。韩国定都在新郑145年以后,公元前230年,被秦国灭掉。

秦国在此地置颍川郡,辖新郑、阳城等县。东魏武定七年(549年),改颍州为郑州,治颍阴,辖许昌郡、颍川郡、阳翟郡,辖境相当于今许昌地区中北部。这一地区在西周初年为许国,春秋时期属于郑国之地。因此,东魏取”郑州”之名取代”颍州”,有可能与此地区曾为郑国之地有关。

隋唐时期,郑州的行政建置时有变化,直到贞观七年(633年)郑州迁移到管城(今郑州市管城区),郑州的建制和治所才固定下来。此后一直到明初,郑州的治所均设于管城。

10月22日郑州宣告解放,郑州市民夹道欢迎人民解放军入城。10月23日,中共中央电贺郑州解放,郑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同时,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党委决定谷景生代理中共郑州市委书记。10月28日,郑州市人民政府成立,宋致和任郑州市市长。

建国初期,郑州市由于交通便利,又是国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发展的重点工业基地之一,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央决定将河南省省会由开封迁到郑州。

1953年1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扩大郑州市的管辖范围。

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党、政、军、群等领导机关由开封迁到郑州。

郑州为什么叫郑州,这个问题猛一看就跟“太阳为什么叫太阳”,“月亮为什么叫月亮”一样让人懵逼,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从我们出生以来它就如此叫法呀。

可是,别急,我们中国可是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文化断层的国家。任何一个事物,若追根溯源,都仿佛打开一幅绵长的画卷。

首先,让我们看看“郑州”之中的“州”吧。“州”是我国先秦时代的行政区划单位。三皇五帝时代即有“天下九州”之说,不过起初州的划分,更多地体现在其文化地理上的意义,政治意义较弱。后来,才慢慢演化为和郡、县分层设立的行政单位。

我们再从字形上来看,“州”,从“川”,从“、”,“川”为“河流”,“、”为“入住”,合起来就是“住在河边”,“住到水中”的意思。郑州,北临黄河,西依嵩山,地处华北平原的南部,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三皇五帝活动的腹地、中华文明轴心区。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郑州也是历史上著名商埠。

往前推5000年,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并建都在郑州这片土地上;往前推3600年,中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在此建都,至今郑州市的中心城区依然保留着7公里长的商代城墙遗址。

夏商两朝先后在郑州地区建都,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管国、郑国、韩国也先后建都郑州地区。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设州。这也使得郑州位列八大古都之列。在历史的变迁中,郑州的行政级别几经变更,名字也随之更迭,“亳”,“新郑”,“荥阳郡”,等。到了隋开皇元年(581年),改荥州为郑州。于是,有了最初的“郑州”之称谓。

当然,后来郑州的名字和行政级别也是不断变化。1913年,郑州被撤销市制改为郑县,但依旧保留市级规模。1928年,冯玉祥将郑县改为郑州市。1931年,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大战之后,将郑州撤市复改为郑县。1948年10月22日,郑县解放,设置郑州市。1953年郑州成为河南省经济中心。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郑州从此成为河南省省会。

如今,郑州是我国中部地区的特大型都会和主要经济中心之一,也是全国的交通枢纽。 2016年12月19日 , 郑州入选国家中心城市。相信,在新的时代发展机遇里,郑州势必将创造新的历史。

从夏商周到现在,郑州不郑州,开始叫做郑州,是从建国之后开始的。

上古世纪

郑州在上古时代属九州中的“豫州之域”。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建立后,郑州地区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曾处于国家政治的中心地区。[24] 公元前16世纪,商朝开国帝王成汤居亳。亳,或曰亳嚣,即今郑州商城。

其实真正的郑州,是从隋朝开始的

隋文帝杨坚于公元581年建立隋朝,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郑州风景(9张)。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实行州、县二级制,并将荥州改名为郑州,郑州作为州一级行政区名称,开始用指于今郑州地区(公元549年,东魏孝静帝将颖州改名郑州,谓最早的郑州),但州治仍在成皋。开皇十六年(596年),隋改郑州为管州,州治自成皋移至管城,管城也于是年从中牟分出单独为县。因此开皇十六年(596年)可作为以管城为郑州地区政治中心时期的开始。隋大业二年(606年),管州复称郑州。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进兵据武牢,平王世充,将郑州一分为二,密县、荥阳等5县归郑州,州治武牢。贞观元年(627年),又废管州及须水县,属县复入郑州。贞观七年(633年)“自武牢移郑州理所于管城”,此后一直到明初,郑州治所均设于管城县。五代时期,郑州辖管城、新郑、荥阳等7县,后梁时将阳武划归开封府,后晋时将中牟划归开封府。管城作为郑州地区的政治中心,至唐代开元年(713-741年)以后,达到了经济鼎盛时期。

公元960年,北宋朝建立,定都汴京。郑州地近京师,属京畿路。皇祐五年(1038年)京畿路所辖的曹州、陈州、许州、郑州、滑州被确定为辅郡。熙宁五年(1072年),宋朝废郑州建制,“以管城、新郑隶开封府,省荥阳、荥泽县为镇入管城”。元丰八年(1085年)又复置郑州,下辖管城、新郑、荥阳、荥泽、原武5县。崇宁四年(1105年),改开封府为京畿路,并于京畿四面置四辅郡,郑州为西辅,此后,郑州作为宋代四辅郡之一,处于重要的地位,“西辅”也一度成为郑州的别称。北宋灭亡,金朝占据中原,在郑州之南置钧州,辖新郑、阳翟二县。贞元元年(1153年),将永安县更名为芝田县。时郑州属南京路。


初将新郑划归郑州,郑州属汴梁路。至元二年(1265年),新郑、密县改属钧州,荥泽、原武划归开封府。郑州仅领管城、荥阳、汜水、河阴4县。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全国地方建置进行改革,实行省、府(直

州)、县三级制,管城县裁入郑州。时郑州虽仍领有荥阳、荥泽、河阴、汜水四县,但却是作为属州(县级)。同中牟、新郑、密县同隶属于开封府。

承明制实行省、府(直隶州)、县三制,郑州在清代曾两次升为直隶州。第一次是在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直接隶属于河南省,雍正十二年(1734年)仍隶于开封府。第二次是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升为直隶州,直到1913年改州为县。

1911年辛亥革命后,河南省行政区划分为4道、9府、1直隶厅、5直隶州、5散州和106县。郑州直隶州归属于开归陈许道。

1911年辛亥革命后,河南省行政区划分为4道、9府、1直隶厅、5直隶州、5散州和106县。郑州直隶州归属于开归陈许道。民国二年(1913年)2月,全国统一将府及直隶厅、直隶州、散厅、散州治所皆改为县,郑州直隶州改称郑县,改开归陈许道为豫东道。民国三年(1914年)6月,豫东道改称开封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4月,郑县辟为商埠。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在全国废除道一级行政建制,实行省县两级制,郑县直属河南省管辖。民国十七年(1928年)3月18日,河南省国民政府析郑县城区置郑州市。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13日撤销郑州市,仍为郑县城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8月开始,国民党南京政府陆续在各省分区设置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代表省政府监督所辖各县、市。河南省划为11个行政督察区。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郑县、中牟、密县、新郑、广武、荥阳、开封等13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郑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底,全省改划为13个行政督察区,第一行政督察区的通许县划归第十二区,其余不变。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9月,河南全省改划为12个行政督察区,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范围不变,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郑县移至新郑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重又迁回郑县。 1948年10月郑州解放后,在郑县城区设立郑州市,直属河南省领导。1953年2月,郑县撤消,其辖区划归郑州市及新郑、中牟2县。

标签: 永城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