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的蟠龙书院为什么在历史上如此出名?
蟠龙书院位于四川省宜宾县观音镇合众村蟠龙组越溪河畔,距我家十余里。书院始建于唐德宗贞元七年(公元791年),初为蟠龙寺。唐武宗会昌年间(841一995年)废佛时,蟠龙寺被废。
北宋咸平元年(998年)程士真在蟠龙是寺遗址上创建蟠龙书皖。
当地传说,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宋真宗召见书院开山祖师程真士,赐“蟠龙书院”匾额及各种图书,蟠龙书院因此闻名。但不知史料具体出处,当时书院初创,并无惊世之成就,居然得皇帝御赐匾额,于情不符,疑为讹传。
及至南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蟠龙学子程公许、程公硕、程公说三兄弟同登进士。自此蟠龙书院名声大振,步入辉煌的时期。明嘉靖二年(1523年),状元杨慎过宣化县蟠龙书院时,写了一首五律《赞三程与蟠龙书院》诗道:“一门三进士,兄弟一龙图。越溪水莹彻,蟠龙吐灵光”。程氏三兄弟晚年均归隐故土,讲学于蟠龙书院,死后藏于书院前。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读书、讲学于蟠龙书院的尹伸考中明朝进士,后官至吏部尚书。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读书于蟠龙书院的尹伸之子尹长庚尹长祥双双考中进士,蟠龙书院声名再振。
蟠龙书院采取山长制,广聘天下名士,开坛讲学,研习经典,既是教育中心,也是川南学术交流中心。
蟠龙书院教育办学900多年,培养了大批人才。据统计,宜宾县历代进士人数在四川排名第三位,而蟠龙书院始终是当地书院之翘楚。
晚清科举废除后,蟠龙书院亦与时俱进引入新学。惜地处偏僻,经济凋敝,逐渐式微。上初中时,据蟠龙同窗徐文毅介绍书院大略毁于建国前后,遗址上为一简陋农舍,早已不复千年学府盛况。
吾辈自幼于长者口中听闻蟠龙书院之辉煌过去,同窗好友皆以先贤为榜样,相互砥砺潜心向学,多以进学而游于四方。然离乡愈远,思虑愈深,皆欲归乡重振书院,不知何时成行。
标签: 蟠龙寺